1、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。察言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
2、子曰: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,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,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。
3、子曰:不学诗,无以言。
4、子曰:好直不好学,其蔽也绞;好勇不好学,其蔽也乱;好刚不好学,其蔽也狂。
5、子曰: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6、子曰:"二三子以我为隐乎?吾无隐乎尔。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"
7、唯女子与小人,为难养也。近之则不孙,远之则怨。
8、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
9、三年无改於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
10、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。
11、吾岂匏瓜也哉?焉能系而不食?
12、子曰:君子谋道不谋食,君子忧道不忧贫。
1、君子之行也,度于礼。
2、不患人之不知己,患其不能也。
3、子曰: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
4、巧言、令色、足恭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匿怨而友其人,左丘明耻之,丘亦耻之。
5、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
6、子曰:"君子不器。"
7、不然;获罪於天,吾所寿也。
8、冉求曰:"非不说子之道,力不足也。"子曰:"力不足者,中道而废。今女画。"
9、子曰: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10、子曰:"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"
11、子曰: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
12、知及之,仁能守之,不庄以莅之,则民不敬。
1、圣人,吾不得而见之矣,得见君子者斯可矣。
2、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3、子曰: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
4、无欲速,无见小利,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
5、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
6、以约失之者鲜矣。
7、攻乎异端,斯害也己。
8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交而下信乎?传不习乎?
9、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
10、子曰:因民之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
11、子曰: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